——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路士超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经验纪实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“路士超技能大师”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来,以技能大师路士超为核心,在技能传承、师资培育、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四大领域同步发力,构建起系统化的技能传承人才培育体系,两年间累计带动百余名师生实现技能跃升,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。日前,其建设经验在业内形成热议,公认为职业教育领域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“工作室样本”。 以“大师领航”为核心,构建多层级技能传承体系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,路士超在工作室成立之初,便以其技术专长为核心,搭建起“大师带骨干、骨干带青年、青年带学生”的三级传承链条,通过定制化培养、项目化实践、常态化交流三大路径,让核心技能实现“精准传递”。 通过大师引领,工作室成员不断磨炼,逐步成长为新一代大师,工作室中2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(一等奖);1人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(高等职业院校)称号;9人通过山东省“高级双师型”教师认定;5人入选济南市高层次人才;2人晋升教授,1人晋升副教授。 以“项目实践”为载体,让技能传承成果落地产业一线 工作室打破“理论传授”的传统模式,将技能传承与企业实际需求深度绑定,以真实项目为“练兵场”,让师生在解决产业难题中提升技能。 路士超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团队,对接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,通过大师亲自示范,手把手指导团队教师和学生成员掌握核心技能,通过“项目式传承”特色模式,工作室与山东数十家企业建立“技能共建”合作,实现“技能传承—产业服务”的无缝衔接。 以“竞赛引领”为抓手,推动传承成果转化为竞争力 为检验技能传承成效,工作室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重要出口,路士超亲自担任竞赛指导组组长,从选题、备赛到实战,全程参与指导。 在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字素养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多个赛项中,工作室成员指导学生团队开展专项集训——从代码编写规范到硬件调试技巧,逐环节拆解核心技能,模拟实战训练。两年间,学生团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7人次、二等奖14人次、三等奖20人次;省级竞赛二等奖3人次、三等奖11人次,技能传承的“竞争力效应”显著。 以“成果辐射”为目标,带动区域技能水平整体提升 工作室不仅注重内部传承,更积极发挥“辐射效应”,积极将高水平专业群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创新动力,将核心技能向区域行业和院校广泛推广。2023-2024年,路士超带领工作室团队面向山东省12所职业院校、50余家企业开展“技能帮扶”,累计对数十家区域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咨询和技术研发服务,培训教师和技术骨干600余人次,并于2024年推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获评“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”。 工作室对横向课题科研成果进行了积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。为扎实推进以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运行为保障,建设数智社区,工作室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了智慧社区平台,平原县12个城市社区全部接入了该平台,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,打造了“数据要素×城市治理”的品牌样板。省媒体山东广播电视台在“数字强省”专栏节目中,对平原县的数字化社区建设效果进行了报道,工作室与行业企业协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表示,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技能传承模式创新,计划联合更多企业、院校建立“技能传承联盟”,让更多人在“大师引领”下掌握过硬技能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。 (通讯员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 滕斌、张雪华)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版权所有:山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网站标识码 zl20240011
ICP备案号:鲁ICP备18023128号 鲁公网安备37010502002049号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邮政编码:250000 电话:13969119100